能源互联网构建完全能源链推动实现能源四化
智能电被认为是能源互联的基础框架。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以特高压输电为代表的智能电建设,这为能源互联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家电公司在河北打造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范围最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智能输电为一体的能源互联示范工程。
提高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比重,实现多元能源的有效互补和高效利用是能源互联的重要使命之一。
互联给社会带来的深入变革是有目共睹的,而社会的变革反过来对互联的演进也带来革命性影响。如果说,过去20年是消费型互联大发展的时期,以消费为主线,互联迅速渗透百姓生活的各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那么今天则是生产型互联迎来日新月异变革的新时代,各类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运用正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和改造着生产、交易、流通等各环节。
消费型和生产型互联在本质上都是主体之间的连接和信息在彼此间的活动和共享,由此出发,能否让络成为连接能源生产者和需求者的智能平台,让能源像信息一样在互联上自由地活动呢?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对此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在2011年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预言,以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结合为特征,一种新的能源利用体系行将出现,这就是他所谓“能源互联”。能源互联是“互联+能源”的结果,是传统互联演进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不仅迎头赶上了世界互联勃兴的历程,并为此作出了卓着贡献,而且在能源互联这一新兴领域和方向上立于时期潮头,书写下动人的中国故事。
①构建完整能源链推动实现“能源四化”
对能源互联,里夫金的描述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他在书中写道,能源互联是强大而智能的系统,能够把数亿计的人在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的“绿色”能源整合起来,与需要的人分享,在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上,从传统的集中式转变为智能化的分散式,从而实现能源“去中心化”。由此,重塑人际交往、互动的方式,改变现有的商业运行、社会管理、教育等的模式。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孝信看来,能源互联的提出和发展既是能源系统本身发展的趋势,也是适应外部对能源系统迫切需求的结果。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步枯竭和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发展与传统能源结构不可延续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此背景下,人们自然而然地提出能否建设以深入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互联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能源互联。对能源互联的内涵,周孝信指出,虽然专家的认知不同,但基本都认同两点:一是它高度融会互联与能源系统,二是它将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实现多元能源的有效互补和高效利用。
周孝信认为,能源互联是以电力络为主体骨架,协同气、热等络,覆盖包括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存储、转换各环节的完全能源链。能源互联依赖于高度可靠、安全的主体架,包括电、管、路等;具有柔性、可扩大的能力;支持分布式能源(生产端、存储端、消费端)的即插即用。他指出,能源互联具体来说可以分为 个层级:既有“多能协同的能源络”,又有“信息能源系统”和创新模式的“能源运营系统”。前者是其支撑的物理基础,实现不同类型能源的转换、切换和不同承载方式的能源转换、变换;后二者则是其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价值实现方式,到达信息流、电力流的有效结合,到达能源链参与各方在创新的商业模式中实现本身价值。
周孝信指出,能源互联可以推动实现能源协同化、广泛化、虚拟化和信息化。协同化是指通过多能协同、协同调度,实现电、热、冷、气、油、煤、交通等多能源链协同优势互补,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广泛化体现在能源生产从“集中式”到“分布式”到“分散式”达到广泛存在,能源单元即插即用、对等互联,能源设备和用能终端可以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能源链所有参与方,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虚拟化指借鉴互联领域虚拟化技术,通过软件方式将能源系统基础设施抽象成虚拟资源,盘活如分散存在各储能存量资源,突破地域分布限制,有效整合各种形态和特性的能源基础设施,提升能源资源利用率。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能力赋予能量信息属性,使其变成像计算资源、带宽资源和存储资源等信息通信领域的资源一样进行灵活的管理与调控,实现能源的个性化定制化。
②形成能源发展潮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里夫金通过极富个性化的讲述方式让能源互联名声鹊起,其关于能源互联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之一的判断更是让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周孝信表示,如果追溯该概念的起源,则可以发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先于里夫金7年前就鲜明地提出建设“能源互联”。在实践层面,欧盟、美国、日本等纷纭提出能源互联的构建计划和项目。
据周孝信介绍,欧盟于2011年启动了未来智能能源互联项目,核心在于构建未来能源互联的信息通讯技术平台,支持配电系统的智能化;通过分析智能能源场景,辨认信息通讯技术需求,开发参考架构并准备在欧洲范围内进行实验,最终构成欧洲智能能源基础设施的未来能源互联信息通讯技术平台。
2008年,美国启动“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与管理系统”项目,其核心在于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引入电力系统,效仿通讯络中路由器的概念,提出能源路由器的概念并实行初步开发,以希望在未来的配电层面构建能源互联,实现散布对等的系统控制与交互。
日本在2010年启动了“智能能源共同体”计划,开展能源和智能电等领域的研究。1年后,“数字电”计划开始推行,该计划是基于互联的启发,构建一种基于各种电设备的IP来实现信息和能量传递的新型能源,通过提供异步连接、调和局域内部和不同局域系统的数字电路由器,并将其与现有电及互联相连,通过相当于互联地址的“IP地址”辨认发电设备和用电装备在内的装置,由此进行统筹管理与能量调度。
周孝信认为,欧、美、日的能源互联具体构建方式虽然有很大差异,但是都是将互联技术应用到能源系统,把传统集中式的、单向的、生产者控制的能源系统,转变成大量分布式辅以较少集中式的新能源与更多消费者互动的能源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实现多元能源的有效互联和高效利用。
③从概念向应用转变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
在中国,能源互联理念的形成并不比欧美日等晚。据周孝信介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机工程学家、清华大学前校长高景德就提出了“现代电力系统是计算机、通信、控制与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深度融会”。这一见解无疑是极富远见的,包括了今天能源互联的核心和精髓。
2012年8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主办了首届中国能源互联发展战略论坛,这是里夫金掀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热潮在华的回响。论坛不但就能源互联进行了系统的研讨,而且明确提出目标是加强中国能源互联建设顶层谋划,推动中国能源互联创新发展。第二年9月,里夫金访华并发表专题演讲,催生了中国能源互联热潮。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实施“互联+”行动计划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融会互联和能源的能源互联取得新发展机遇。两会后,国家能源局随即召开了能源互联工作会议并展开“国家能源互联行动计划战略研究”。2016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关于中国能源互联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发展路线图,明确了推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等。2016年 月,“10三五”规划纲领明确提出“将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兼顾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络建设,建设‘源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2016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局正式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 0年)》,为未来中国能源互联技术的发展制定了行动计划。
在实践操作层面,根据计划,2016年到2018年为能源互联试点示范阶段。2016年12月和2017年6月,国家能源局分别公布了首批2 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和首批55个能源互联示范项目。前者包括“终端一体化供能系统”和“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两种;后者既有“城市能源互联”和“园区能源互联”等宏观类的综合示范项目,又有“基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基于行业融合的能源互联”等微观类示范项目。目前,相关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其中张家口张北风光储输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已经实现世界上容量最大的虚拟同步机并。
可以预期,到今年末,试点示范阶段收官之时,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设备将被攻克,能源互联技术提升到新水平,为2019到2025年间能源互联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相信,再经过下一阶段的努力奋斗,中国能源互联产业体系将初步建成,有望构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并推动实现国际化,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功能性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宝宝健脾食谱
三岁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 上一页:电动汽车要如何保养
- 下一页:中集凌宇今天没有新闻却有美
-
未按期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 宜华集团及时任的公司法定代表人收警示函
来源:广东证监局〔2022〕86号关于对宜华企业(跨国企业)有限母公司、刘绍...
2023-09-23
-
APP也能拍出电影感,vivo S15系列让你自带主角光环
前不久vivo发行的vivo S15三部引起数码圈的关注,除了不俗的外观设计与强劲的...
2023-09-22
-
高于5000万元!四川省制造业企业“制惠贷”等你申报
很低5000万元!宜宾省工业部门跨国公司“制惠贷”等你申报 工业部门是本体...
2023-09-21
-
意甲:博洛尼亚vs泽尼特,抢分关键战泽尼特有惊无险?
皇马无法的卡塞谢尔吉伊夫卡后防和纸糊的差不多,韦根可以说一打就穿要不...
2023-09-15
-
谨防美尼尔高氏综合征患者术后顽固性呕吐
写作者:米勒之声 临床临时工时长总长了,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巧遇。大大小...
2023-09-14
-
泰山外援最新动态:莫队坚持训练,老贾小德SM多,克雷桑要来了
由于严重影响,山东泰山队放弃了当年往省内拉练的计划,不用在受训补给站...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