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古尔文学奖搭配

电工电气2020年05月29日

龚古尔文学奖(Le Prix Goncourt)是法国文学奖,设立于190 年,每年颁发一次,面向当年在法国出版的法语小说,是法国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奖。

龚古尔兄弟

龚古尔文学奖(Le Prix Goncourt)是法国文学奖,设立于190 年,每年颁发一次,面向当年在法国出版的法语小说,是法国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奖。龚古尔兄弟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弟弟茹尔·德·龚古尔(Jules de Goncourt)于1870年去世后,哥哥埃德蒙·德·龚古尔(Edmond de Goncourt)十分悲痛 ,在1874年7月14日立下遗嘱 ,为了纪念他的弟弟,要用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l Académie Goncourt),即龚古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并指定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左拉(Emile Zola)、都德(Alphonse Daudet)等10名友好作家为第一届院士。190 年1月11日获得批准 ,当年2月26日举行第一次会议 ,决定设立5000法郎的奖金,后来奖金改为50法郎。欧元采用后,奖金额为10欧元。它仅仅是一种荣誉,但其重要性已超过法兰西学士院的小说大奖(Le grand prix du roman de l Académie fran ccedil;aise)。自190 年开始,获奖小说中有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在花枝招展的少女身旁》(A l 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马尔罗(André Malraux)的《人的状况》(La condition humaine)、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的《名士风流》(Les Mandarins)和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情人》(L Amant)等。

除了龚古尔奖以外,龚古尔学院每年还会评选出其它的奖项。他们是:

-- 龚古尔诗歌奖(Le Goncourt de la Poésie)

-- 龚古尔首部小说奖(新人奖)(Le Goncourt du Premier Roman )

-- 龚古尔中篇小说奖(Le Goncourt de la Nouvelle )每年9月在斯特拉斯堡颁发。

-- 龚古尔传记奖(Le Goncourt de la Biographie )每年9月在南希颁发。

龚古尔奖目前的十位评委

1984 - Marguerite Duras, L Amant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1985 - Yann Queffelec, Les Noces barbares盖菲雷克 《野蛮的婚礼》

1986 - Michel Host , Valet de nuit

1987 - Tahar ben Jelloun, La Nuit sacrée (摩洛哥)塔哈尔·本·杰伦 《神圣的夜晚——一个男装少女的奇遇》

1988 - Erik Orsenna, L Exposition coloniale

1989 - Jean Vautrin, Un grand pas vers le Bon Dieu

1990 - Jean Rouaud, Les Champs d honneur

1991 - Pierre Combescot, Les Filles du Calvaire孔贝斯科 《骷髅地的女孩们》

1992 - Patrick Chamoiseau, Texaco夏莫瓦佐 《德士古》

199 - Amin Maalouf, Le Rocher de Tanios阿敏·马卢夫,《塔尼欧斯巨岩》

1994 - Didier Van Cauwelaert, Un Aller simple考韦拉尔特 《一趟去程》

1995 - Andre iuml; Makine, Le Testament fran ccedil;ais (俄罗斯裔)安德烈·马奇诺(又译名马金尼) 《法兰西遗嘱》

1996 - Pascale Roze, Le Chasseur Zéro罗泽 《零号猎户》

1997 - Patrick Rambaud, La Bataille朗博 《战役》

1998 - Paule Constant, Confidence pour confidence波勒·康斯坦 《心心相诉》(又译《以心比心》)

1999 - Jean Echenoz, Je m en vais艾什诺兹 《我走了》

2000 - Jean-Jacques Schuhl, Ingrid Caven让-雅克·舒尔 《英格丽·卡文》

2001 - Jean-Christophe Rufin, Rouge Brésil让-克里斯托夫·鲁番 《红色的巴西》

2002 - Pascal Quignard, Les Ombres errantes帕斯卡尔·吉纳尔 《漂泊的影子》(又译《幻影游离》)(三部曲《最后的帝国》中的第一部)

200 - Jacques-Pierre Amette, La ma icirc;tresse de Brecht雅克 皮埃尔·阿梅特 《布莱希特的情妇》

2004 - Laurent Gaudé, Le Soleil des Sc法院判决“执行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执行工作开展困难使得一些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因此严重受损。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orta洛朗·戈德,《斯科尔塔的太阳》

2005 – Fran ccedil;ois Weyergans, Trois jours chez ma mère弗朗索瓦·韦耶尔冈斯,《母亲家的三日》

2006 - Jonathan Littell, Les Bienveillantes 9岁的美国作家乔纳森·利特尔凭借处女作《仁人善事》》(一译《仁慈者》《善良者》)成为该奖设立以来第11位获此殊荣的非法国籍作家

2007 - 吉莱斯·勒华(Gilles Leroy)《阿拉巴马之歌》

2008 - 阿提克·拉希米(Atiq Rahimi)《坚韧的石头》(Syngué Sabour)

2009 - 玛丽·恩迪亚耶 Marie NDiaye 《三个女强人》 laquo;Trois Femmes puissantes raquo;

2010 - 米歇尔·维勒贝克 (Michel Houellebecq) 《地图与疆域》(《La Carte 2011 - 阿莱克西·热尼(Alexis Jenni)《法国兵法》(L Art francais de la Guerre)

2012 - 作为法语文学最高奖的龚古尔奖昨天颁给了一位高中哲学老师杰罗姆·法拉利(Jrome Ferrari),获奖作品是《罗马衰落的教训》(Le sermon sur la chute de Rome),而这部小说具有相当法国现实性,反映了具有分离倾向的科西嘉岛严重的社会暴力和罪恶问题,作者之前曾在科西嘉任教一段时间。

201 - 皮耶尔·勒迈特《天上再见》

2014-莉迪·萨尔维尔(女,66岁)及其作品《不要哭泣》

2015-法国小说家马迪亚斯·埃纳尔聚焦中东文化的作品《指南针》获龚古尔奖

2016年度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在巴黎德鲁昂饭店揭晓, 5岁的女作家莱拉·斯利马尼以小说《温柔之歌》获奖。

2014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吕迪亚·萨尔瓦伊雷

龚古尔奖面面观

文 | 卢德坤

有一种迷思,以为显赫文学奖所选,必是好作品,值得膜拜。可我们读了这些作品,常常未必觉得是佳作,又常常认为是自己水平不够,眼光不高,才读不出个所以然来,而非作品本身不甚好的缘故。当然,大部分情况下,的确是我们眼光不高,水平不够。

阅读法国传记作家、小说家、龚古尔文学奖现任评委“十人团”成员之一皮埃尔·阿苏里的书《在特鲁昂饭店那边——百年龚古尔奖》,对解除这种迷思,极有助力。龚古尔文学奖没有“自带”的纯洁、神圣,引申开来,其他世界级文学奖,亦可作如是观。

《在特鲁昂饭店那边》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读来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阿苏里对法国二十世纪文坛掌故、出版史极熟,从190 年第一届龚古尔奖,到此书完成的2012年,挑他认为最值得一说的部分,逐年道来,笔调轻松在东莞厚街,评点精到。让人更感佩的是,身为现任龚古尔奖评委,阿苏里却不惮于揭露龚古尔奖以及不少法国文坛耆宿的“黑历史”。

不纯洁,不神圣,表现在评选过程中的各种笼络、施压、关说以及看走眼。人们诟病最多的,是龚古尔奖十位评委,分属不同出版阵营,通常力推所属出版社的书,极少“跨过界”。有些评委,明知自家书没有资格戴上桂冠,也要违心投上一票,只为“表忠心”。这与现在活跃于各种媒介的出版社营销“”,没多大区别。更离谱的是,1958年,定居外省的评委兼名作家让·季奥诺刚下火车,没有直奔龚古尔奖评选所在地特鲁昂饭店,而是去到伽利玛出版社,询问出版社老板加斯东·伽利玛,“该投票给谁、该用什么理由。加斯东将这些写在一本书的书页里告诉他”(第94页)。当年得奖的是弗朗西斯·瓦尔岱所着、伽利玛出版社所出的《圣日耳曼或谈判》,季奥诺根本没读过这书。龚古尔效应是巨大的,光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这20年间,伽利玛出版社就获得1 次龚古尔文学奖,卖了不少书。

多数作家,为能获奖,使出浑身解数。1957年,有谣传说,为抱得龚古尔奖归,法共成员罗歇·瓦扬,刻意与共产党保持距离。“他觉得这些谣言很卑鄙……他不仅一直持有党籍,还把党员证放在钱包里。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他承认了自己做出的妥协,但不是政治上的妥协,而是文学上的妥协。他认为,要成为龚古尔奖角逐者,就应该做出妥协,尽管没有任何人要求他这么做:‘我写《律令》就像炮手拉克洛制作空心炮弹一样。为了获奖使用秘方:要写一个故事,一个爱情故事,要带着浓烈但不刺鼻的芬芳,要让评委会的先生们稍稍感到燥热,要有精心描绘的画面。好吧,首先是我写了一本好书,因为我对这个主题感兴趣,但为了获得龚古尔奖我也运用了那些必要的规则。’”(第90页)瓦扬最终如愿以偿。

马蒂亚斯·艾那尔德获得2015年龚古尔奖。

普鲁斯特又如何?“若说马塞尔·普鲁斯特觊觎龚古尔奖,那真是太轻描淡写了。为了达到目的,他制订了一整套策略:在普雷·加特朗饭店吃午餐,在丽兹酒店吃晚餐,频繁的书信往来,发挥朋友圈的作用。罗贝尔·德·福莱尔斯、雷纳尔多·阿恩、路易·德·罗贝尔、罗贝尔·德雷福斯受普鲁斯特之托参加应酬,以笼络最谨慎的评委——雷翁·艾尼克和吕西安·德卡夫。至于莱昂·都德、小罗斯尼和亨利·塞阿尔的选票,普鲁斯特知道非他莫属。”(第 0页)最后,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以“微弱优势”(6:4),击败当年大热罗兰·道杰雷斯的《木十字架》,获得1919年的龚古尔文学奖。

类似“案例”,《在特鲁昂饭店那边》还提供了许多。我们不禁要问:龚古尔或其他文学奖,其存在的适切性、合法性何在?有必要看重它们吗?

在笔者看来,虽然腌臜不能免——这里也有部分现实原因,龚古尔奖评委虽然文名显赫,但在物质生活方面并不都是富足的,有些还得倚仗国家资助金过活——龚古尔奖,布克奖,奖,还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再多几个也无妨。在普鲁斯特的龚古尔奖之争中,“对手”罗兰·道杰雷斯后来说了两句感人至深的话:“我在1919年龚古尔奖的角逐中败给了普鲁斯特,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如果我战胜了普鲁斯特,人们永远都不会原谅我!”(第 页)。在龚古尔奖虚假的神圣性中,导出一种真正的神圣性,反过头来,又给龚古尔奖投下一层真切的神圣光晕。

伽利玛出版社的“二代掌门人”克洛德·伽利玛回击“掌控”龚古尔奖时说,他们没有出版瑞典学院成员的书,但“伽利玛出版社照样在 0年内获得14次文学奖……”(第11 页)。伽利玛出版社为法国文坛做出多大贡献,可参考阿苏里另一本优秀着作《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胡小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阿苏里认为,《追寻逝去的时光》获得巨大成功,伽利玛出版社的功劳还在其次,龚古尔奖的作用最大。尽管如果没有龚古尔奖,《追寻逝去的时光》也会得到与如今几乎相同的地位。这句话中的“几乎”,是否可以去掉,值得讨论,不过龚古尔奖,的确让更多人更快见识到一座文学圣殿。或许,我们对一项文学奖的所有要求,仅在于这“更多、更快”而已。

不过,阿苏里的观点,在笔者看来,似有一个错误。显而易见的,《追寻逝去的时光》获得巨大成功,普鲁斯特本人占最大功劳,不仅在于他写了《追寻逝去的时光》,还在于他为推广《追寻逝去的时光》“制订了一整套策略”。某一时刻,普鲁斯特好像并非《追寻逝去的时光》的作者,而是《追寻逝去的时光》最亲力亲为的广告商。

喧哗时代,杂声太多,真正应该推到台前的事物反可能遭淹没。我们或许应该以普鲁斯特为榜样:作为作者,要大胆宣扬他自己的好东西;作为读者的我们,看到我们认为的真正的美好事物,要不惮于做一名赞颂者。时光,是检验一切的利器,这话之所以能成立,首先在于我们是否提交了东西待检。当然,我怀疑,芜杂如刻下,可能连时光也忙不过来,从而让未经检验的或者经过检验却偷漏过去的事物大行其道。如果我们的时代,也有一位卡夫卡,那么请这位卡夫卡不必想着焚稿了事。即便没有卡夫卡,我们也要争取更多的马克斯·勃罗德。而且,我们也不必等卡夫卡死后再去赞颂他,我们要在他生前就赞颂他,仿佛他已经死去。或许,只有我们去掉了“洁身自好癖”,不怕腌臜,才能保存美好。自然,那大声嚷嚷的作者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是蹩脚货,而那大声嚷嚷的称颂者大多数时候是盲目者。真正的称颂者,也可以充当真正批评家的角色,反之亦然。文学奖最好的时刻,就是有人化身为这样的称颂者/批评家的时刻。

正如阿苏里所言:“谈到文学生活,朱利安·格拉克说就像是一场富有仪式感的多姿多彩的盛。”他说得很对。不过他对评委会里头的各种明争暗斗、各种平衡调节几乎一无所知。这会闹得沸沸扬扬?再好不过!大家越谈论,文学奖就越轰动,看书的人就越多,不仅是看获奖者的书,也看其他入围作家的作品,因为很多书商都会把它们摆在橱窗里。甚至落选的人有可能因为败北的种种传闻而脱颖而出。还是罗兰·道杰雷斯看得透彻,说文学奖之于文学就像钟声之于教堂一样:敲钟是为了提醒那些心不在焉的人。”(第 页-第4页)

刻下,“心不在焉”的人,越来越多了,难免会质疑《追寻逝去的时光》等巨着获得的成功到底有多“巨大”。如果,我们还承认严肃文学的存在意义,那么,就让钟声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特鲁昂饭店那边》,皮埃尔·阿苏里着,黄荭、郑诗诗译,海天出版社2016年1月版,定价: 2.00元。

蕾拉·斯利马尼在2016年龚古尔奖颁奖宴会上接受采访

作者卢德坤, 198 年生。 有小说、评论散见于《收获》、 《江南》、《新知》、《南方都市报阅读专刊》等。

(:王怡婷)

过敏性鼻炎(AR)
黄石白斑疯医院
济宁白癜病医院
相关阅读
在一起贵了你就会发现 他不仅会骂你 烦你 还会盖起被子继续睡 不管你哭成什么样都不会哄你 只会觉得你

在独自久了你就都会发现 他不仅都会责骂你 烦你 还都会盖起被子继续睡 不...

2023-12-05
能放到包里的非同焦投影仪!慧示M1评测:离墙45厘米可投百吋画面

如果以“投到射比”为标准来给现今的国产人机摄像机分为类别,那么大致可...

2023-11-17
客厅与阳台打通——好处多多!但这些问题也要注意到!

那时候很多人配有修都能把浴室与楼上打武,这样来作可以让浴室维度非常内...

2023-11-08
马斯克、巴菲特、贝索斯纷纷抛售资产,大佬们嗅到了什么频率?

吹了10多年的充气,总才会破灭的。 01 香港股市走熊 今年的市场需求环境,...

2023-11-02
自助餐为什么一吃就饱?都是这三大“套路”,看完快告诉忘了人

便当为什么一爱吃就饿?服务员:都是这三大“技击”,看完毕赶快其实道身...

2023-10-30
“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破除算法暗箱需形成奋力

近日,中央网信复均是由进行“清朗·2022年迭代综合治思”专项行动,监控处...

2023-10-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