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高迎春先生的第二本文集搭配

机械泵2020年05月28日

这是高迎春先生的第二本文集。它像一枚刚刚从香山采摘回来的红枫叶,静静躺在书桌上,躺在时光的流年里,给人往事追忆。仿佛,我看见了四月盛唐的早晨,杨柳青青,江水漫漫,一位少年在岸上踏歌……

文集共分类五辑,另加后面的附录一辑,是来自全国各地文友给高先生写的评论。 2开纸 00多页,每一个汉字在我眼中都如金子闪着光。

站在城市川流不息的马路边,徜徉在夕阳宁静的湖水畔,抑或穿行在时光深处的幽巷里,那些随风飘来的记忆,在作者笔下,成了一道道亮丽而永恒的风景线。《岁月记忆》共收录十六篇文章,一篇一个故事,一篇一个温暖的真情在回味与感动。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又是高先生一篇深切怀念已故母亲的感人文章。里面有好几处,读的人喉咙哽咽,泪流满面。“我们在碾道磨道转得头昏眼花汗流浃背时,就只喊累死人。母亲听了从不言声,直到有次实在忍不住了才说;‘你们还不能给我当帮手时,我个人也得推碾子推磨,喊累也没人听。再累也不能让你们吃囫囵粮食呀。’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总是满脚的血泡和老趼,从此再也不敢在母亲面前喊累。”这一段文字写的非常朴实,里面没有任何艺术修辞,更不用说华丽词藻了。但是,正是因为这几句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文字,才让我们品出了生活的盐味,读出了感动,读出了血和泪,读出了一位沧桑母亲慈祥的面庞和一颗疼痛爱怜的心。“母亲最怕的,是我们姐弟几个生病。一旦这个头痛那个脑热,比她自己生病还着急。全家人里三弟体质最弱,每感冒他的慢性支气管炎准犯,那伴着呜声的呼吸往往让母亲寝室难安。有一次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包药片,因忘了什么药不敢让三弟吃,就拿自己做实验,不想吃下药后就感到心里发慌,天未明就吓得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村医家,村医一听这事也着急,又问不准母亲到底吃错了什么药,就劝母亲赶紧回家熬绿豆汤解毒。事后,重提起这虚惊事,母亲自己也感到好笑,讪讪地说:‘自己一时叫孩子的病急犯了浑,没想到要是自己吃坏了,孩子们不是都没了娘么?’说这话时,我分明感到母亲的苦笑中饱含着凄婉的辛酸泪。”这是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全部文字,也是整篇文章最感人的地方。文字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位沧桑的母亲为了儿子的病急的焦头烂额,从抽屉里取出一包不知是治什么病的药,自己先放进嘴里服下,之后出现了眩晕、呕吐,旁边三个幼小的孩子吓得哭着喊妈妈、妈妈,泪流动人的画面。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心头上的一块肉,爱他们胜过爱自己的命。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文字,无论谁看了,都会哽咽,流泪。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每一位母亲,都是用生命在疼惜自己的儿女。尤其是出生在上个世纪饥荒年代的人们,更是有着深切的感悟与体会,那个年代的农村妇女大多数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大字不识一个,但对孩子的爱,却胜过一切。如今,作者的母亲已别离人间好几年了,我们却在作者这篇回忆文字里清晰看见了一位和蔼慈祥,白发苍苍老母亲的清瘦面容,泪打湿了衣襟。

从亲情到友情,敬爱,也是生活的主旋律。《敬仰朱竹先生》,是高先生用晚辈的身份对老诗人朱竹先生写下的一篇敬仰之文。诗人朱竹先生在中国诗坛享有很高的名望,在中财论坛及部分诗刊杂志,我也读过他的许多优秀诗作。如今的朱老先生即将八十岁,但从他清新丽雅的诗歌中,我们仍看见先生保持着一颗绿叶向上的童心。在还没来得及读高先生这篇文章时,我想,只要是了解朱竹老先生或是读过先生诗歌的朋友,看见题目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对朱老先生产生敬仰。“注目坐在主席台上的朱竹先生,银发垂肩,面目慈祥。此时,他正用心记录着什么,而那些气象万千,淡泊隽永的诗句,正是出之这看似柔弱的纤手之下,才华横溢,令人感佩。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朱竹先生的满头银发之上,不由生出近前搀扶他的欲望。仔细想来,产生这欲望的根源,就是敬仰。”多么朴实温暖、贴人心的文字啊,不仅让我们看见了中国诗坛上坐着一位面目慈祥才华儒雅的老前辈,还让我们看见了台下一位文学青年注目着台上的老人,满脸堆满虔诚和敬意。这感人的画面正如朱竹先生诗歌《红叶》里面的诗句“山在想你/水在想你/我在想你/山为你绿/水为你绿/我为你红”给人春天的明媚和温暖。我们衷心祝愿朱竹老先生再活八十年,与高先生,与我们再做八十年的文友知己。

文章看山不喜平,很多最优秀最感人的地方,往往都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地方。文章需要用心去写,更需要用心去读,方才能读出它的价值出来。

诗人的眼睛可以穿越几个朝代,甚至能望的更远,而散文家的眼睛则是鹰的眼睛,锋利锐敏,在高天之上,能把地下微小的事物俯视的一清二楚。所以,散文家要比诗人稳重、成熟、细腻的多。《楼顶那丛绿》就是高先生在万千普通之中发现的珍宝,组成他笔下生辉的文字,给读者带来愉悦的美感,以及让人从这普通的两种植物中感悟出生命的坚强与精神的高贵,更清晰地审视生命的价值。“恶劣的生存环境,或许谁都一个游戏画面的流畅程度势必会影响到玩家的体验不愿意选择,但若这样的环境一旦选择了你,便只能与之抗争。不满与抱怨,消极与悲观只能是枯萎了生存欲,丧失了生命力。”

熟悉高先生的人,都知道高先生是植物王国里的国王。他对植物的热爱等同热爱自己的生命。第二辑《原上嘉树》、第三辑《碧草芳华》、第四辑《蔬菜谷香》写的都是和植物有关的系列文章。现在,我们就跟着高先生这位向导,走进五彩斑斓的大自然中去,和植物进行一次心与心的对话。

《原上嘉树》收录的二十篇文章,全部写的是树。每一种树,都有一个独立的特性,无论是它的简介、生长环境,还是生活习性,以及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在高先生娴熟的笔下,如一位植物学家,把它们描述的栩栩如生。“中华民族历来对柏树非常敬重,因其苍劲古雅可与松媲美,故常将柏与松并称。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鲁北人多松柏不分,常将柏树错认作松树。柏树长寿,故国人素有千年松万年柏之说。山东曲阜孔庙内,有一株桧柏,为春秋战国时孔子亲栽,树旁立有‘先师手植桧’石碑一块。‘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诗句中的‘老桧’,即是指的这株桧柏”(《长青更胜一时芳》)。通过阅读作者的这段文字,我们不仅知道柏树是一种长寿树,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难得的,是我们的先人孔子还亲手栽植过它,更有吸引力的,是孔子栽的这棵树如今仍在。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很巧妙地抓住了孔子栽树一小插曲,就把读者的眼睛勾住再也移不开。这就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在适当的位置穿插一两句能吸引人眼球的句子,于是,一篇文章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成功了。“红荆,是鲁北平原最寻常的灌木。老家村边土围墙下,沟头湾边,常见它丛生的身影。它的茎杆紫红,叶似松针。虽然花朵如米小,可在纤柔的枝稍串串齐放,却也艳红美观。风摇花枝,幽香飘溢,美丽了乡村与田野。紫红色的红荆条,常常是小时候手中的武器,和伙伴们玩占山为王,选择一处丈高土围墙,红荆条为刀为枪,你冲上去,我冲下来,尘烟飞扬。直到一个个精疲力竭,变作了土猴儿,方才在母亲呼唤中回家吃饭”(《红荆花开若明霞》)。这是作者写红荆树其中的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散文作家鹰一样的眼睛,“茎秆紫红”、“叶似松针”、“花朵如米粒小”,试想,如果作者没有亲身细腻观察,怎么能把一棵树刻画的这么形象生动呢?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学问,而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发现。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文章写出来才会充满茂盛的生命力。高先生的这些植物系列散文,每篇他都能发现在其他人眼中发现不了的发现,因此,他的植物系列散文便在文苑里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在这段文字里,我们还看见了作者在写红荆树的时候,把儿时温馨的回忆也穿插了进去,使文章一下子灵动、柔婉、温和、亲切起来,再一次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达到他最终目的——文章的成功。这种写作技巧看似简单,但不是一般作者就能轻易掌握的,它需要留心观察,紧密思考,更重要的,是要写出来的文字,能感动或打动自己,以及让自己都沉醉在文字中怡然自乐,文章出来后才会感动别人。这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拜访完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后,现在,我们跟着高先生转身,来到一处既需要用眼睛,又需要用鼻孔,还需要用心灵共同去感受的一处园地——《碧草芳华》。这一辑18篇文章,全部写的是大自然里的奇花异草。单看“碧草芳华”四个充满诗意的汉字,无论你站在哪个季节,都会在眼前浮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万紫千红的春天。“芦苇虽亲水,但水湾干涸的时候,它也依然蓬蓬勃勃地长,长的与高粱一般高。芦苇与水相依,本质却坚韧,有骨性,是村民用来建房的好原料”(《芦苇摇曳涌绿云》)。文字依然质朴,寥寥几笔,就把芦苇的生活习性与生命本质,以及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描述的非常翔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几句里看出了芦苇的精神品质,从而联想到我们人类自己。芦苇,在诗人眼里,被称为“会思考的植物”,这种不怎么被普通百姓看起眼的植物,千百年来,却一直是诗人、画家、摄影师笔下、镜头里的特写,千古流传。高先生在这篇文章结尾处,用的手法与其他文章略有不同,他用现代诗人的灵性,提着古人的诗句,静静看着这一湾“会思考的芦苇”,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同时,也把读者的心给牢牢拴住,沉浸在芦苇荡中陪同芦苇一起思考生命的真谛。“故乡那一湾翠涌绿云的芦苇,一定是从《诗经》中走来。不然,人们怎么依然记得它有一个浸透诗意的名字叫蒹葭呢?故乡那一湾翠涌绿云的芦苇,一定是从《三国志?吴书?贺邵传》中走来。不然,人们怎么依然晓得成语一苇可航呢?故乡那一湾翠涌绿云的芦苇,一定是从《荀子?劝学》中走来。不然,人们怎么依然来用苇苕系巢比喻身处危境呢?真想乘一叶扁舟,去故乡的水湾深处,听芦苇飒飒低语,我定会听懂芦苇盼雨的心事;真想乘一叶扁舟,去故乡的水湾深处,看芦缨摇曳舞动,我定会看清芦花终究飞向了何方”(《芦苇摇曳涌绿云》)。“玉簪的绿,是嫩绿;吊兰的绿,是淡绿;龟背竹的绿,是浅绿;佛手芋的绿,是深绿;云杉的绿,是暗绿。如果有意对绿的色度进行对比,就会惊奇大自然真是妙手调色,叶的形状千姿百态,绿的层次也深浅有别。同样是绿色,对比欣赏也是一种视觉享受”(《清雅高洁玉簪花》)。看啊,作者对植物的爱用尽了所有的心与情,这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豁达乐观、友好善良的人,这爱让人感动、让人敬佩。“是日,在花市与养花师傅攀谈,言及玉簪花为百合科、玉簪属。心想,难怪它的花朵与百合类似。师傅还告诉我,玉簪花芳香清雅,不染尘垢,所以它的花语寓意为高洁。听罢,令我对玉簪花又凭添了几分敬意”(《清雅高洁玉簪花》)。在这段文字里,我终于找到了作者为什么对植物的爱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植物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但它们没有任何条件选择生存环境,可它们比人类更热爱大自然,热爱宇宙,上天安排它们在哪儿扎根,它们都能欣然接受,无论环境有多恶劣,从不埋怨、不抱怨,坚强乐观,不被世俗污染地生长着。这是人类所欠妥的,作为一名心如玉簪花高雅净洁的作家,理所当然,就会被它们的这种精神品质所感动,从而,不惜一切代价去和它们友好,做一世的知己。

畅游在植物王国里学习、陶醉,不知不觉就日薄西山了,不远处农舍烟囱里冒出了几缕白烟,才发现肚子早已咕咕叫了起来。带着兴致盎然的心情走向农舍,还未进门,就闻见了厨房里飘来的菜香,更加深了胃的活跃度。

一谈到吃,我就想起了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里面谈吃的文章,不禁垂涎三尺。而文人的风流、浪漫、雅兴,更是让我羡慕不已。

高先生的《蔬菜谷香》这一辑里收录的十三篇文章,主要写的是餐桌上经常出现的植物。植物是大自然的朋友,更是人类的朋友。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存在,那么,也必然不会有人类的存在。植物养活了人类,作为人类的我们,更要与它们亲近、和睦、友好。《赤橙黄绿青蓝紫》这篇文章我初看题目时,正如作者自己说,以为别人说他写的是天上的彩虹。当读完后,方才知晓写的是辣椒。让我惊奇的是,辣椒在中国南北都有生产,且是一道非常普遍的蔬菜,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辣椒一点都不陌生。但是,在我的印象中,辣椒只有青红两种,而在作者这篇文章里,我看见了有七种颜色,更神奇的,是除了颜色多外,它还有许多别名,这着实让我长了一把见识,更由衷佩服作者的学识渊博与视野的开阔。“辣椒色彩丰富,品名和形状也都漂亮。黄玛瑙、橙水晶、白玉、红水晶、绿水晶、白雪公主、紫贵人、黑珍珠、银卓、黄福利、紫星1号、皇娘风韵、幸运星、红孩儿、黄太子……这众多名称起的,令人拍手叫绝。樱桃椒、红枣椒、圆锥椒、发财椒、香蕉甜椒、番茄椒、黑皮小指天椒、黄线椒、发财椒、佛手椒、羊角椒、灯笼椒……这众多形状各异,足让人眼花燎乱。”相信看了这段文字的读者,个个都对自己印象中所了解辣椒的知识大打折扣吧,更是对作者渊博的学识佩服的五体投地。连我这个最惧怕吃辣椒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要跑到菜市场买几个辣椒回来,照着高先生书中所写的做一盘青椒末鸡蛋饼尝一尝。茄子是蔬菜中我很喜爱的一道菜,尤其是立秋后的茄子,用植物油炒来吃,更是我的最爱。高先生在他的《映叶乳茄浓黛抹》文章里,把茄子的方方面面都描述的较为详细。谈到茄子的吃法时,作者说:“用茄子做菜,母亲最擅长素炒茄丝。把紫黑色的茄皮削除,先切薄薄的片,后切细细的丝,放锅内与油盐葱丝炒熟,就可供我和弟弟们放学归来狼吞虎咽了。蒸窝头的时候,母亲嫌再炒菜费事,便把茄片蒸在锅内,出锅后做凉拌茄泥,也很可口。秋天霜降时候,茄秧上仍有许多半大茄子,扔了可惜,母亲便命我统摘下来,放锅内蒸熟,在饭桌上用面板挤出水分,放小缸内腌制,村里人都称这方法为腌茄包。”一种普普通通的蔬菜,却能在当时贫穷的农村,在一位不识字却充满智慧头脑农妇手中,把茄子变换着花样做出众多种可口的吃法,不禁让人对作者的母亲充满无限敬意,同时,我们可看出了茄子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第五辑《心灵有约》十一篇文章,是高先生给工作在各行各业文朋好友们写的评论和报道、感想,其中有一篇就是对中财论坛诗歌版主章烨(张贵彬)先生散文的赏析。通过这些饱含真情的文字,让我知道高先生不仅热爱植物,热爱生命,更是一个重情重义值得信赖,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一整天都跟随高先生在植物王国里畅游、欣赏、学习。此时又酒足饭饱,面对窗外的风月,雅兴上涨到极致。于是,文友们开始围绕高先生为主题,各抒己见,大谈特谈。最后一集附录,便是全国各地文朋好友对高先生作品和人品的评论,因为每个人的评论观点各有不同,就跟我写的这篇评论一样,所以,这一辑我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所有人肯定的,那就是对高先生的渊博学识和生命的热爱,由衷的钦佩,其精神品质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我在给高先生第一本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写评论时,引用了唐朝诗人刘禹锡《陋室铭》里的诗句“苔痕上阶绿”做题目,言义是高先生无论作文,还是为人的精神品质,都如诗人刘禹锡一样简朴、高尚,从他的文集名《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一行字里,我仿佛看见了窗台上长出了一簇碧绿的苔藓,正在阳光的沐浴里朝我微笑。而这本散文集《撑把雨伞去观景》,我仍然引用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歌《竹枝词》里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做评论题目,也正是因为他的书名给了我灵感的触动。现实中,高先生本身就是一位全身上下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人,结合书名以及他的文字和个性,把这个富有浪漫诗意的题目送给他,我认为完全符合。

继两本散文集出版后,高先生明年又将出版他的第三本散文集《天香醉染牡丹春》,得知这一好消息,真为高先生勤奋创作并取得这么好的丰硕成绩感到骄傲与祝贺!同时,我们也热忱期待先生的文集早日出版面世,以飨读者!

共 6 22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用自己独到的语言方式来解读高迎春先生散文集《撑把雨伞去观景》。读完了,可那些深刻体会还萦绕在心头,于是便有了作者的这篇书评。一本书能够有如此的吸引力,就足以值得高迎春先生骄傲了。我想这就是这本散文集的成功之处。这篇书评,作者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剖析。就赏析作品而言,这篇文章无疑是比较的厚实的。不管是作品的开篇部分,很好的一次引用,就带领着读者进入到了正题,还是在后续的表述中,从高先生的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乃至于是到了对于作品人物性格上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从而衍生到对于人性,对于文学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其中不乏详细解析,看得出作者为本篇书评做了大量的阅读铺垫,所以才洋洋洒洒,拈来信手。可以说,这样的赏析文字,表述的比较的全面,行文间充满着一种解读和感悟的思索。作者的笔力,无疑是比较的老道的,让读者跟随作者的文字对高先生的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篇好评,文路清晰,解读犀利,全面,深刻。所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表象的解读,还发掘了更深层的涵义。使人在读文中产生更深的兴趣,也对原作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与定位。无疑,本篇赏析是成功的。欣赏,并倾情!【:简单爱好】【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201 -12- 1 21:18:2 本篇赏析,作者合理地对原文的引用,读来心中柔软,很好地舒缓了赏析文字难免的枯燥,也对读者阅读高先生的作品,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衔接。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赏析到位,拿捏得当。好文好评,值得品读。同时,我们也热忱期待高先生的新文集早日出版面世,以飨读者!

<你帮人家干活这没问题p>回复1楼文友:201 -12- 1 21:40:50 问好,辛苦了。这篇文章你足足了快24个小时,我真的很感动。感谢你的鼓励,感谢你的按语!祝好!

2楼文友:201 -12- 1 21:19:00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祝你在这里玩得开心和有更大的收获,期待你更多的精彩佳作!

回复2楼文友:201 -12- 1 21:41:19 元旦快乐!

楼文友:201 -12- 1 21:4 :52 问好。江山发稿一直都有副标题专栏的呀,你为什么把我的副标题给删除呢? 我的诗集《相知集》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欢迎喜欢我诗歌的文友们订购,联系方式::

4楼文友:201 -12- 1 21:45:00 拜读心旷的赏析!问好!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回复4楼文友:201 -12- 1 22:09: 7 问好李姨,我电脑卡,无法正常交流,不好意思。

5楼文友:201 -12- 1 21:57:20 你好,副标题我帮你放到摘要了。因为,现在有新规定副标题好像会影响你的文章评精品。如果,你真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再加上。谢谢。

回复5楼文友:201 -12- 1 22:08:4 谢谢了。原来是这样?我不知道。不好意思。祝元旦快乐!

6楼文友:201 -12- 1 22:1 : 2 此外,我发了飞信给你,请你查收下,里面我还有专门说明。谢谢。

回复6楼文友: 20:50:46 再次问好!新的一年,祝笔健!

回复7楼文友: 20:51:21 问好林编,新年快乐!

8楼文友: 21:27:5 问好才子,祝您新年快乐!非常喜欢您的秋梧飘絮那一首诗歌!

回复8楼文友: 2 :09:57 凌凌,新年快乐!人间四月,有梦有诗。

包头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考虑腔隙性脑梗塞
绍兴白癜风治疗费用
相关阅读
双减一年,教育公司和大厂亏不动了:老师靠卖智能笔保服务质量,赚的不够打车费

双减一年,成人教育一些公司和生产商亏不动了:同学靠卖终端琢保效益,挣...

2024-12-30
快递箱上的“广告位”,谁来管、怎么管?

“付费放”“扫码放”“一元放”……近来,不少消费突显,包包纸盒上贴着...

2024-12-29
她是国家一级演员,险些耽误姜昆派对,嫁法国贵族22年拒改国籍!

在娱乐圈里,闪婚从未极为类似于了,但既闪婚又闪离的人却很少见,然而国...

2024-12-28
狂轰30+13+9!莫兰特威少附体,柯林斯制造惊喜,灰熊创神级纪录

沈阳一段时间4年初27日,NBA湖人队继续进行时,孟菲斯马刺队在首场迎战亚利...

2024-12-26
改变自己,从不更糟开始

我们这有生之年,要亲身经历的事情以致于了,不负责任的事情也以致于了。...

2024-12-26
方邦股份:终止投建电阻薄膜工程项目的最高募资3亿元定增计划

方邦股份5同月20日公告,新公司决定终止向新公司实际操控人之一苏陟发售A...

2024-12-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