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从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转型节能
胡大一:从“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转型
{"@context":"","@id":"","一个叫板桥镇宋家坪村的地方。appid":"","title":"胡大一:从“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转型","images":["",""],"pubDate":"T13:00:19","update":"T13:00:19","data":{"WebPage":{"headline":"胡大一:从“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转型","fromSrc":"养生之道","datePublished":"T13:00:19","domain":"医疗","description":"对于这个年纪的“日程安排”,在胡大一看来,到了这个年纪,经验的积累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看病。” 胡大一介绍,在90年代,几乎很少见到糖尿病患者,早年在医院工作时,平均一年大约有50个左右心肌梗死患者,而且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Article":{"summaryContent":"对于这个年纪的“日程安排”,在胡大一看来,到了这个年纪,经验的积累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看病。” 胡大一介绍,在90年代,几乎很少见到糖尿病患者,早年在医院工作时,平均一年大约有50个左右心肌梗死答:开放适配未生效时患者,而且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articleBody":["养生之道导读:对于这个年纪的“日程安排”,在胡大一看来,到了这个年纪,经验的积累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看病。” 胡大一介绍,在90年代,几乎很少见到糖尿病患者,早年在医院工作时,......原标题:胡大一从等病人到做科普是我的成功转型胡大一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因在高铁上救治突发心梗患者,胡大一这个名字最近备受关注。而事实上,早在这次救人事件发生之前,他已经是明星医生,也是健康科普专家。另一方面,他更像一个矛盾体,他最初完全没有学医的想法,却成为北大医学院当年录取考生中的第一名;他是一名临床医生,却倡导尽量通过运动、营养等综合处方来替代技术层面的治疗;他平时不曾使用电脑,却紧跟眼下正热的互联+医疗潮流。十多年间,他从在医院等病人的医生开始投身健康科普,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戒烟,在他看来,这是自己的成功转型,也是自己作为一名医者的不忘初心。见到胡大一是在一场学术报告的间隙,因为没有安排主题演讲,他得空跟聊起自己的经历。对于已经年近70岁的他,日程安排似乎并不比年轻医生清闲:现在,他每周一上午、周三还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查房、出诊,周一下午、周二在和睦家医院出诊,除此之外,周四上午,胡大一还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出诊,每月还有一天会在山东淄博一家医院出诊。对于这个年纪的日程安排,在胡大一看来,到了这个年纪,经验的积累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看病。在他看来,在年近70岁时仍表现活跃,跟他的从医经历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从美国留学归来,他开始在国内推广介入技术,大家当时对这种技术都是比较认同的。胡大一介绍,在90年代,几乎很少见到糖尿病患者,早年在医院工作时,平均一年大约有50个左右心肌梗死患者,而且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后来,患者开始越来越年轻,四十岁、三十多岁的心肌梗死患者开始增加。虽然我会介入,会溶栓技术,但我觉得这不应该是医生应该实现的价值。至此,胡大一开始提倡疾病预防。现在,胡大一更多在从事疾病的预防、患病后的康复等。他关注生活方式对患者的治疗,包括指导患者运动、戒烟、营养、改善睡眠等诸多方面。现在,每个月都会到河南的一个县里进行义诊,同时对基层医生开展讲座等。谈健康教育从在医院等患者到健康科普新京报:从您学医、从医到现在,已经有近50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转变?胡大一:从在医院等患者到做健康科普,这算得上我执业生涯中一个大的变化,我把这看作一种成功的转型,在医生自身上弥合了防与治的裂痕。现在看病与过去十年也不同,过去更多是在等人得病后到医院来,用支架、手术刀等技术帮助患者。现在,我已经不局限于这些技术,也在运用包括社会心理因素、个体化生活方式指导等多方面知识,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健康教育上。新京报:为什么要开始做健康科普?胡大一:因为国内传统意义上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是分开的,有时医生看一位患者只有分钟时间,来不及讲预防。长时期以来形成的机制也决定了,临床医生对疾病治疗更熟悉,而对生活方式、运动、营养等,很难给患者科学的指导。目前,医生的执业行为更多是被动的,等患者来看病。其次,现有医学模式是碎片化的,即前不防,后不管,忽略疾病预防与康复。当然,这种等病人来的常态并没有错,我对医生的理解在于,医生首先应富有同情心,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而且,综合运动、生活方式干预及戒烟等,完全能够将一些慢性病控制得很好。未来,我可能还是不得闲,可能会在更大的平台上帮助患者,也希望能够彻底改变目前很多疾病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局面。谈从医经历高考状元学医的无奈之举新京报:作为当年的河南省高考状元,您为何选择学医?是因为父母都从医吗?胡大一:很多人以为我学医是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是继承家业,事实上,我当年选择学医,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我父母并没有非要我学医的意思,他们觉得应该上大学,对学什么专业没有要求。我一开始并不想学医,尽管我父母亲都是医生,他们常年都是早起晚归,一整夜不回来也是常事,我不想学医倒不是害怕辛苦,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拿手术刀的天分,我当时很喜欢当老师。之所以学医,一方面是当时高考的录取率比较低,另一方面是特殊的背景条件下,政审可能就限制了能够报考的专业范围。我当时就想,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医、农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我报考的所有志愿都是医学、农学专业。接触这个行业之后,觉得还挺好的。新京报:平常的工作安排这么紧,你还有其他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吗?胡大一:其实我很喜欢旅游,喜欢到处走走转转,套用一句流行的话,世界这么大,我特别想去看看。我现在是希望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到哪里出诊,就顺便看看周边的风景。但这现在也有点不现实,举个例子,国外有些学术交流会议直接安排在机场酒店,开完会就上飞机飞了,真没时间看看当地风景。这是常态。我自己的业余爱好也有很多,但现在都没时间,我喜欢运动,但现在除了走路,也没有其他的运动方式。趁着年龄还不太大的时候,我也想去几个特别的地方,挑战一下,如南极、北极、阿拉斯加,也担心年纪再大点就去不了了。谈互联+医疗可能是医疗模式改变的助推器新京报:听说您平时不用电脑,但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互联+医疗概念,您怎么看待这个新生事物?胡大一:对,没错,我不用电脑,但我一直在跟进互联+的潮流,我觉得,这可能是医疗模式改变的助推器。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现在医疗更多是被动的、碎片式的,要彻底改变这种模式,就要创造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虽然我连电脑都不用,但我认为,互联+能够用合理的成本,让患者找到所需的医疗服务,彻底改变现在挂号起五更,排队一条龙,候诊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的现状。当然,要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除了互联技术外,民营资本的投入、医生多点执业的放开,也很重要,没有医生资源,互联+医疗恐怕活不了。医生更大的价值在于,不要总跟疾病纠结在一起,如果能够让周围人都保持健康,是更大的价值。胡大一"],"image":[{"height":300,"width":480,"contentUrl":""},{"height":300,"width":480,"contentUrl":""}]}}}
泰州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商丘治疗白癜风医院
皮肤性病医院
- 上一页:【水果蛋糕杯的做法】节能
- 下一页:5种食物是血管清道夫多吃保护血管节能
-
原来,爱情从来很难离开过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茉莉,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美好,就是有一个读懂你...
2024-11-12
-
职场内涵:像散步一样思考我们的职业目标
非常喜欢追剧的我们总能大大收获。《延禧攻略》不只有勾心斗角,它能让我...
2024-04-14
-
小众且高薪的奢侈品管理各个领域,海外研究生课程学什么?
节俭男装品牌年年物价上涨已是常事,本年2年末,节俭品行内花旗银行LV年初...
2024-04-04
-
海岱观|入列“国家队”!济南市这两个“一”反映了什么?
海岱观|入列“各地区队”!济南市这两个“一”反映了什么? 鲁网4月19日...
2024-01-26
-
队长一定会退缩!《漫威暗夜之子》美国队长预告片公布
2K Games 公布了策略游戏《DC白牙之子(Marvels Midnight Suns)》的最新预告片,预...
2023-12-05
-
搬家入宅不能马虎,要忽略这几件事!
在当中国的传统民俗当中,一家人是一件大事,乃“乔迁之喜”,而今就有一...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