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搭配
一、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耐人寻味的生活寓言
——谢志强《墓中手稿》赏析
中国当代的小小说,从萌芽发轫到逐步繁荣,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朝气的文学新品种,许多优秀的篇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为中学生所喜爱与关注。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人文性,无论从视野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无论是写作模式的还是作品的数量来看,谢志强,这位出身于1954年,在新疆生活20年,从事小小说创作20年的小小说作家,在小小说作家群中都堪称一流。
谢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小小说应当对存在提出置问,也就是揭示人类的存在的根本境况。我们的小小说有种游离小说的探索之外的迹象。特别是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学”启示了我,它启发了我对自己小小说的警惕。这样我及时地调整了自己,开始了评论界冠以我写的“魔幻小小说”了。
正是他在这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可研究性。看完这个短篇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个有意味的故事,也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
“他”的《墓中手稿》几次遭到拒绝,不被人理解。“他”认为这是自己倾注一生心血写成的传世奇作,但是无人理会。
“他”开始心灰意冷,因为这是“他”“视文学如生命”。在完成手稿之后,留给妻子一封信,然后自己销声匿迹。
妻子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他”的遗愿,发行《墓中手稿》,召开研讨会。
“他”以一个局外人身份看到《墓中手稿》取得巨大成功,好评如潮。成为艾城最成功的作品,自己成为艾城伟大的作家。将被载入史册。
“他”想跳出来,公开自己的身份,但迅速就发现,如果这样做,一切将不复存在。此时,自己真的被排除在艾城之外,如同幽灵一般徘徊在艾城街道。
这样的故事就如同一个闹剧一样可笑。但是往往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种情况才是真实的。是作品真的具有如此巨大的成就,还是那些鼓吹者不需要支付任何的代价之时的应景之举,还是艾城人本就缺少理性的思维,而习惯于人云亦云。为什么只有开始不断遭到拒绝的作品,突然之间就成为了公认的永恒经典之作。
有一个有意味的细节,妻子在墓中拿到那个手稿的时候想起了一件事,“他”上街买菜,付钱之后就自己走了,以为菜会自己跟着回家。“他”其实一直以别人无法理解的思维方式生活着,正因为这样,才会有那些反常的举动。这样的细节描写,是为了让这个荒诞的故事显得很真实。
还有一个有意味的细节。“他”的妻子已经重新过着正常的生活,“而且,很幸福。”“他”不但被社会排斥在外,也同时被家庭所抛弃。就因为实现了那个文学梦想。“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之后又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其实,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妄。
于是,“他”开始写作第二部:《遗忘》。此时,开始转换叙述视角,改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讲述了一个梦境,梦中,三年前去世的父亲讲述了自己冥界的寂寞,这个情节的寓意其实是很明显的,“我”看到了父亲在冥界墓群中的孤独,也同时感到了“我”在现世人群中的孤独。父亲的结局就是我的未来。人的孤独之感永远无法消解。“我”想遗忘《墓中手稿》取得的成功,然后,平静的接受真正的死亡。
在离开墓地时,“我”居然在陵园门口看见了书摊,书摊历来被“我”认为是一个“城市的隐秘或核心”,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与文化内质的象征,但是,今天,“我”发现,“大概市区没法设摊吧”,在繁华的街市中,居然没有摆放一个书摊的地方。而书摊上的书皆是揭示生死之谜的书籍。似乎是卖给死者看的书。“我”觉得非常奇怪,难道现在的社会,生者不需要书籍,反倒是死者需要解答生死主题的书籍了。
更为奇怪的是“我“居然在书摊中发现了没有署名的叫《遗忘》的绝版书籍。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写过一部长篇小说也叫《遗忘》,“我怀疑另一个人以我的名义抛出了《遗忘》,我曾透露过梗概,但是,像书名一样,我遗忘了。”这里的寓意是显见的。那种剽窃抄袭的现象实在太普遍了。甚至原创者的声誉还没有抄袭者来的大。许多抄袭者在原创者快要忘掉自己曾经的作品的时候,发现有机可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文字铺天盖地的社会,已经没有人想精心写出一部好的作品,就比如《红楼梦》,就比如《三国演义》。一生写一部作品就够了。但总是有人想成为多产作家,没有才华多产的时候,就开始剽窃。不断的复制与粘贴之后,自然就会有许多看似原创的雷同作品。
“哥特式小说,后现代小说,新魔幻主义小说,艾城的《变形记》,艾城的《百年孤独》,艾城的《铁皮鼓》。”艾城人对这本书名为《墓中手稿》给以了很高的评价,这部生前屡遭拒绝的作品,死后却得到了无限哀荣。作者精心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游戏。
所谓哥特式小说,它的基本元素是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幽灵,癫狂,诅咒等。《墓中手稿》中的主人公“他”如同幽灵一般飞扬在艾城上空,如同全知全觉者一般审视着艾城人的生活。
所谓后现代小说,它打破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墓中手稿》并没有一个集中的情节,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连贯的情节结构。没有明确集中的主题,也没有塑造传统意义上的人物形象,人物只是变成叙述的符号。文章显得散漫,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带给读者多元思维空间。
所谓魔幻主义小说,它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极端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罗人事、编织情节,以图描绘和反映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而这些,也真是我们在阅读这篇《墓中手稿》的感觉。《墓中手稿》,真实是心理的真实、变形的真实和少数人眼中的真实,所以,他的作品对世界的观照更具主观性,更简洁和传神。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而获得阅读者广泛关注。
这篇小说的耐读就在于作者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构思,以故事套故事的方式,以两种叙述视角,以荒诞不经的情节元素,让读者沉醉在两种文本的叙述之中。作者的巧妙就在于,《墓中手稿》既是我们现在正在阅读的文本,又是构成小说情节的那部在“他”死后得到广泛好评的“倾其一生写的传世奇作”。从而形成了文本的 。而更大的 在于后半部分关于遗忘的写作。丰满了小说内蕴。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之中,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涵,实在得益于作者独到的叙事策略。
作家虚构的艾城:它似乎不存在,因为它充满怪异和荒诞;又似乎存在,因为折射出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形。是以怪异荒诞来揭示和隐喻现实世界。这种“超常体验”,既是现代文明秩序中真切的生存悖论,又是作家深入生活背后的独特发现。
二、颠覆思维定势 解构生存空间
——解读蔡楠《行走在岸上的鱼》
那个来自白洋淀的青年才俊,那个将阅读当做幸福的读书人,那个站在传统与现代融合点的探索者,以他独有的智慧与深度思考,给小小说的创作带来了一次次的惊喜,在小天地中融入宏大叙事,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突破了小小说篇幅短小的局限,一改过去单一的叙事模式,将对小说艺术的唯美追求与对社会宏大主题的深度思考完美的统一在短小的篇幅之中。
他走过白洋淀文学创作的殿堂,在吸取着传统文化的养分之后,走向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新天地,那些声名显赫的名字,卡夫卡、乔伊斯以及博尔赫斯……那些世界艺术中的瑰宝,怪诞、魔幻、讽喻、象征……蔡楠灵巧地将它们吸收运用到自己的小小说创作中。于是,他在文学的天空中开始自由飞翔。他说:“我觉得我开始进入了一种自由,从未有过的写作形式的自由。”
于是,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优美无比的澄澈清明的白洋淀水,那一湖水面,有自由自在的鱼儿,有妩媚娇艳的荷花,有令人垂涎的菱角,有蓊蓊郁郁的水草,有相伴左右的亲人,有嬉戏玩耍的伙伴,在这幸福天堂,有着骄人容颜的红鲤是如此的倍受注目倍受宠爱。这是生活的乐土,神往的天堂。这是一幅唯美的图画。
但是,幸福总是那么短暂,这里的快乐幸福滋生了欲望的海洋。这里的安闲时刻接受着自然的挑战。于是,我们的眼前出现了惊心动魄的搏杀。搏杀的场面从三个层面展开。来自自然的无法抵抗的灾难,久旱无雨,水位骤降,生存的家园不再是世外桃源,不得不选择的迁徙;迁徙途中,遭遇来自同类的突然袭击,黑鱼头目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向同类发起了猛烈进攻;红鲤历经艰辛重组家园之后,再次遭受了来自人类的捕杀,三次灾难,她失去了一切赖于生存的根基。
于是,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游离在生存与死亡边缘的精灵。在一个暴雨如注的晚上,她毅然选择了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带着满腹的幽怨,带着无限的伤痛,带着对新生活的希望,她做出了一个超出常规的决定,她不相信,鱼儿只能生活在水里,她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家园,她清楚的明白,白洋淀再也不是那个充满欢笑的无忧无虑的家园,白洋淀再也没有了亲人与爱人,白洋淀再也不是幸福的乐土,她要砥砺自己,磨掉自己的美丽与娇艳,要用坚韧与信念去开辟一块属于自己的崭新的生活天地。她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她要为白鲢繁衍后代,要为鱼儿最终在陆地上寻找一片可以生存的空间而努力奋斗。
蔡楠是一个有着忧患意识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作家;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将冷静的思考与唯美的追求巧妙的融合在红鲤的伟大壮举中。他相信了“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他相信了红鲤的愿望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行走在岸上的鱼》,让我们徜徉于白洋淀湖水的澄澈清明,沈醉于红鲤白鲢浪漫的爱情故事,痴迷于红鲤跃出水面行走在陆地上的荒诞魔幻的同时,心中无法不感到凄凉与酸楚,红鲤跃出水面,行走陆地,完成了一次艰难的生命之旅,后面等待着她以及她的家族会是怎样的命运,是不言而喻的。小说在此嘎然而止,留下的将是更为深沉的思索和难以言说的悲苦。上海有色推出废旧专区
《行走在岸上的鱼》,用犀利的笔锋勇敢挑起社会阴暗的面纱,用象征和隐喻,冷静地刻画了红鲤的惊心动魄的“异化”过程。不动声色地解构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类无节制的欲望。他“以圆熟的超现实手法和引入适度荒诞的手法写当代社会中人价值选择的迷惘、失衡状态和人格异化。”
《行走在岸上的鱼》,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也是一个不老的神话故事。更是人类面对种种异化的痛苦呻吟。
共 408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耐人寻味的生活寓言”,是作者对谢志强的魔幻主义小小说《墓中手稿》的深度赏析。用有限的篇幅,刻画完整的故事,且让故事有一定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甚至是社会性,本身就是考验作者的社会底蕴与文学的驾驭能力的。谢志强的这篇小小说,内涵丰盈,叙述方式奇特,属于故事里的故事,小说中的小说,给作者带来了思维上的混淆感,可正因如此,才是这篇作品的高深与独特之处。“颠覆思维定势 解构生存空间”,是作者对蔡楠的现实主义小小说“行走在岸上的鱼”的深度赏析,原作者有着一定的忧患意识,于是他把这种意识成功地带入到了这篇小说中,以虚拟的故事来鞭挞人类社会的无休止的欲望。两篇小小说,是截然不同的文本题材,一种是魔幻,一种是现实,但是都被作者解析得入木三分,不但让我们了解了原作的魅力同时,更是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将原作的灵魂闪光点挖出来,让我们看到了其真实的内在。欣赏,荐阅!【:一朵怜幽】【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 0512】
1楼文友:201 -0 -0 09:18:21 问候凌薇子老师,这两篇小说,有机会一定拜读。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2楼文友:201 -0 -05 08:40:4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谷歌将摩托罗拉移动卖给联想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小孩健脾胃的药有哪些月经量少的中药调理
鸡西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 上一页:塔河之冬系列之六搭配
- 下一页:作者此诗结构匀称搭配
-
戴森“新宠”,败给了7元的硅胶摸?
最好的四人,最无能为力的病痛? 撰文/ 拖狗头卿Lily 编辑/ 黎文婕 “猩猩魔...
2024-11-24
-
梦想律动,舞出闪亮青春——瑞香书院举办瑞香周末之夜·舞蹈之夜第40期
为非常丰富初中会生课余传统文化穷困,减缓代课在进修上的受压。5年初20日...
2024-11-15
-
夏季喝什么汤相比较好?
1.绿豆火锅 绿豆火锅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是中所国传统的秋季解暑饮...
2024-11-12
-
华为NOVA 10前传曝光,6月份发布,将推出5G套装版
前几天,网上出现了首款P50 Pro的一个保护外层,主要就是为P50 Pro增特了5G系...
2024-11-0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工所团队成果:方形肋阵参数变化对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清华大学技师所团队重大突破:平顶脐阵模板变异对流向凝结换热的受到影响...
2024-10-09
-
最新应于!延期!
2022年看护执业资格笔试和环境卫生管理学技术资格笔试延期至7年底23日、24日...
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