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余德辉推动电解铝行业绿色低碳高质
控新产能、去落后产能、环保限产,经历了三重变革的电解铝行业未来如何布局?转换增长动力,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电解铝结构性矛盾如何破解?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铝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铝股份董事长余德辉带来一份提案,聚焦电解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力推动下,电解铝行业去产能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无序扩张得到控制,增幅明显回落。2017年产能增幅降为7.9%,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 %。二是市场供需得到改善,经营状况好转。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建及建成的违法违规产能累计关停约900万吨,2017年铝价同比上升2 . %,行业效益大幅提升。三是产能置换加速推进,跨省交易打破困局。产能置换成为电解铝企业扩大产能的途径。2017年已公告完成置换的产能指标共416.4万吨,为历年峰值。
虽然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但长期存在的总体规模、产业结构与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仍未解决,特别是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余德辉分析指出,一是全球竞争力不强。由于供需、区域、成本结构性矛盾交织,电解铝供电成本偏高等问题难以根本缓解,形成了全球电解铝规模和成本高地。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我国电解铝每年要耗电5000亿千瓦时,消耗标煤1.8亿吨,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而4 %的产能聚集在京津冀周边地区,环境容量严重不足,环保和减排任务艰巨。三是发展模式不科学。我国电解铝电力供应以煤电为主,而使用水电等清洁能源已成为国际主流,每吨铝可减少约1 吨碳排放,减排率高达85%。四是资源保障不可持续。我国以仅占全球 %的铝土矿资源支撑超过50%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持续深化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布局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他说。
为此,他在《关于深化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提出,国家进一步运用法制和市场手段,加强产业政策指导,通过大力实施“三鼓励一淘汰一严控”,推动电解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解决行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建设美丽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鼓励向具备清洁能源优势的地区集中。西南地区有水电资源优势和核电项目规划,海外铝土矿资源便利,可以有序承接电解铝产能转移,推进水电铝、核电铝发展,减少电力跨区大规模调度,实现清洁能源就地消纳。
二是鼓励向具备新能源优势的地区集中。西北地区环境容量大,通过区域内劣质煤电与风、光电组成智能微电,积极发展风光煤电铝,不仅推动电解铝能源结构转型,而且将电解铝布局结构调整与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紧密结合,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三是鼓励向具备煤炭优势的边远地区集中。中东部地区的产能即使不能实现向西南、西北绿色转移,也要向具有煤炭优势且有一定环境容量的边远地区转移,并严格按照“就地消纳劣质煤”的煤电铝一体化模式,提升能源效率和边际效益。
四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持从严政策不放松,坚决淘汰关停退出落后产能,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鼓励有条件的电解铝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转移部分产能。
五是严控使用常规燃煤发电炼铝。对已使用常规煤电炼铝的存量产能,可用绿色电力配额或差异电价等经济手段倒逼其退出或异地置换产能。对包括置换产能在内的新建产能,要严禁用常规燃煤发电炼铝,并把使用清洁电力作为环评、土地、信贷等审核把关的重要内容,倒逼电解铝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肌缺血宝宝脸部发黄怎么回事
小孩子不消化吃什么好
-
【第一直播间】针灸科、亚健康科与妇科他的团队的联合主题直播来啦!
板桥乡----第一现场直播间 北京医药大学----公立医院宣传一个科将携手针灸一...
2023-10-15
-
智能扫地机器人哪个牌子好?5款真香机型盘点,值得收藏家
买农业机械商品,不不让牵牛了钱,就不让钱牵牛了,买回来的东西通用性不...
2023-10-07
-
高通发布第二代AR眼镜参考结构设计 更加轻薄高能
高通发布第二代AR靴子参见的设计 越来越新颖高能 日前据外媒报道,美国高...
2023-10-06
-
温婉晒与赤木刚宪合照,却被吐槽P图只P自己,赤木的贴都拉变形了
大家对网红柔美应该都有一些了解吧,绝非她在留言板走红算是一个侠盗了。...
2023-10-03
-
普陀开启“银企无缝对接”Mode助企复工复产
暂缓复产透过时。对于中都小的企业、科创的企业而言,SARS带来的最大冲击...
2023-10-02
-
多地聚集性疫情对一季度经济有何影响?国家发改委列举如下
南都讯 美联社丁境岚 所发自北京 近期,省内多地经常出现聚集性疫情,如何...
2023-09-30